2025/05/06

Shadow Work 執行計畫

notebooklm + chatgpt


🧩 Mick 的 Shadow Work 執行計畫

目標:探索並整合內在的陰影面(恐懼、內疚、自我批判等),化解持續困擾的情緒與行為模式,提升內在穩定感與自我接納能力。


✅ 第一階段:建立安全的探索空間

目的:讓自己有穩定的心理容器來面對內在不適。
執行方式

  • 每週至少 1~2 次安排獨處時間,避免外界干擾(30 分鐘即可)。

  • 使用一個專屬筆記本或數位工具(如 Obsidian、Notion)作為「陰影日誌」。

  • 每次練習後,進行簡短的身體掃描或呼吸練習作為收尾,避免被情緒淹沒。


🧱 第二階段:辨識你的「影子」主題

根據過往的反思紀錄,建議先從以下五大主題入手,每週聚焦一個:

主題 引導問題 方法建議
❶ 父職中的愧疚與無力 什麼情境讓我覺得「我不是個好爸爸」?那一刻我其實在害怕什麼? 寫信給孩子說出這些感受(不需寄出)
❷ 自我批判與價值懷疑 我常用什麼語氣批評自己?這些話是誰的聲音?有沒有反覆出現的情節? 用第三人稱寫下這些「批評的聲音」,與它對話
❸ 衝突恐懼與界線模糊 我過去在哪些情境中退讓了?為什麼?事後的感覺是什麼? 畫出「界線地圖」:什麼我願意接受,什麼我不願意再容忍
❹ 工作與家庭間的掙扎 我在工作中想證明什麼?在家庭中逃避什麼?我對「陪伴」有什麼矛盾想法? 進行情境回放,用兩個角色(父親與工作者)寫出內心對話
❺ 對競爭的內心衝突 我曾在哪些時候壓抑了「想爭取」的自己?這樣的壓抑來自什麼信念? 畫出自己內心的兩股力量:「安分付出」vs「爭取主導」

🛠 第三階段:轉化與整合的練習

目標:將壓抑的情緒與信念轉化為具建設性的行動或自我理解。

可執行練習:

  1. 角色對話寫作

    • 和內在的「批評者」、「小孩自己」、「憤怒的父親」進行對話,理解背後的動機與恐懼。

    • 例:「親愛的憤怒的我,我知道你出現是因為……」

  2. 重寫情境記憶

    • 回顧一段讓你覺得羞愧、後悔的經歷,試著用現在的理解,給當時的自己一點溫柔與支持。

    • 問自己:「如果今天是孩子做了這件事,我會怎麼安慰他?」

  3. 自我允許清單

    • 每週寫下一句「我允許自己⋯⋯」的句子,像是「我允許自己不完美地當爸爸」、「我允許自己表達需求」。

  4. 覺察觸發點

    • 建立一個「情緒雷達表」:當情緒強烈時(如罪惡感、怒氣、羞愧),記下事件、感受、背後信念。


🧭 第四階段:持續調整與支持系統

  • 每 2~4 週進行一次「整合日」:回顧這段時間的筆記,寫下新的洞見或情緒變化。

  • 如有信任的伴侶、朋友或治療師,可考慮定期分享進度與感受。

  • 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「復原工具箱」:包含讓自己冷靜的方法(冥想、散步、寫作、音樂等)。


🧘🏻‍♂️ 建議配套工具

  • 📓 工具:紙本筆記、Obsidian、Notion、Day One 等

  • 📚 延伸閱讀:《與內在對話》(The Inner Work)《與陰影共舞》(Owning Your Own Shadow) by Robert A. Johnson

  • 🎧 補充素材:內在小孩冥想、心智覺察型 podcast(如 The Tim Ferriss Show、The One You Feed)


🔚 結語

Mick 已經走在自我覺察的路上,Shadow Work 並不是「修正自己」或「消除缺點」,而是學會誠實地看見那些自己過去不敢碰的部分,並與它們和平共處。這份計畫只是起點,真正的力量來自持續的練習與對自己的溫柔陪伴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