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Chomsky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Chomsky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5/07/20

問題不在於你配不配得上愛,而是你活在的愛是否值得你

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TGSGt5x4HA


以下是影片《Noam Chomsky: This Is Not Love – It’s a Social Script》的重點資訊整理建議摘要


🧠 

重點資訊整理


1. 

愛情的社會建構

  • 現代浪漫愛的觀念(如終身一對)並非自然產生,而是社會、文化與經濟力量刻意形塑的。

  • 這些觀念透過教育、宗教、媒體等途徑被內化,使人不自覺地服從特定社會秩序。


2. 

愛情的經濟功能

  • 現代社會中的「浪漫伴侶關係」不只是情感連結,更是一種經濟單位

  • 伴侶被預期共同承擔房貸、育兒與醫療等風險,成為國家與企業降低公共責任的工具。

  • 單身者因其行動自由與不可控性,對體制而言反而是風險因子。


3. 

表演與自我否定

  • 當愛情失靈,社會傾向讓個體內化失敗感,視為個人缺陷而非制度性問題。

  • 愛情變成一種勞動,需要投入情緒、金錢與形象維護,且失衡的關係創造出龐大商機(治療、課程、藥物等)。


4. 

浪漫愛的文化壓力

  • 社群媒體進一步放大「愛的表演」,加強了對傳統愛情模板的依賴與羞辱單身者的文化氛圍。

  • 長期單身、分手、選擇獨處被污名化,因它們威脅了情感與經濟的穩定結構。


5. 

制度性的情緒控制

  • 體制鼓勵自我責備、排斥直覺、服從愛情劇本,這是比強制更有效的控制手段。

  • 不願進入或質疑這套制度者常被標籤為「恐懼承諾」、「情感不成熟」,但這可能其實是健康反應。


6. 

真正的自由與愛

  • 真正的自由不只是選擇伴侶,而是能夠拒絕主流愛情模式、選擇單身或自訂關係結構。

  • 想像不同於主流的愛情形式是一種政治行動,是對情緒資本主義的挑戰。

  • 愛的高級形式是「辨認」與「承認」彼此,而非佔有或角色扮演。


✨ 

具體建議與反思方向


🔍 

一、個人層面

  1. 重新定義愛情與成功關係:

    • 不是以「時間長短」或「社會認可」為標準,而是看是否促進雙方成長與真誠連結。

  2. 擁抱單身:

    • 將單身視為一種自我實現的狀態,而非等待愛情的過渡期。

  3. 信任自己的直覺:

    • 當你感到不適、不想承諾、想退出一段關係,那可能不是病,而是身心在發出訊號。


🧰 

二、關係實踐

  1. 建立多樣化的關係模型:

    • 探索非傳統的關係型態,如開放式關係、親密友誼、無性戀關係等。

  2. 避免情緒勞動過度集中:

    • 不應期待伴侶扮演情感支持、經濟協調、性生活與自我實現的所有角色。


🧠 

三、社會文化批判

  1. 質疑文化劇本與愛情神話:

    • 不再默默接受如「真愛唯一論」、「失戀即失敗」、「婚姻是愛的終點」等神話。

  2. 支持去污名化的公共敘事:

    • 正視單身、分手、獨居等生活方式的合理性與價值,將其視為多元而非異常。


🔄 

四、想像與創造

  1. 想像一種「無需表演的愛」:

    • 愛情不是工作,也不是逃避孤獨的手段,而是兩個完整個體的自由選擇。

  2. 建立新的情感語言與結構:

    • 拋開「誰對誰錯」、「為何不能撐下去」的框架,轉向「這段關係是否仍有滋養價值」。


🧭 結語


「問題不在於你配不配得上愛,而是你活在的愛是否值得你。」
— 這不只是情感的呼籲,更是對整個制度的質疑與超越的起點。



給天天泡在淘寶/拼多多的台灣「代購人」──10 個 Chomsky 式提醒

 

給天天泡在淘寶/拼多多的台灣「代購人」──10 個 Chomsky 式提醒


(把「刷平台-賺差價」變成「掌控時間-擴張利潤」)

#

Chomsky 的洞見

你現在的情境

行動建議

1

演算法=資本的眼睛:它想讓你滑越久、付越多。

你每天耗在比價、找貨,卻只是替平台提升 DAU*。

把「找貨」流程SOP 化 + 自動化:‣ 用關鍵字追蹤工具、價格提醒機器人‣ 每天固定 2 時段批量處理,其他時間留給行銷或休息。

2

資訊落差=利潤來源。

同質化代購滿街都是,利潤被稀釋。

找「本地少見、品質驗證」的利基品類:如配件耗材、特殊尺寸服飾。成為「這個坑只有你懂」的專家。

3

菁英懂得打造 品牌敘事,大眾只能賣勞力。

你靠單筆差價,客戶黏著度低。

在 IG/小紅書經營帳號:‣ 分享「實拍+開箱」‣ 教學文(尺寸、海關稅金)累積「信任=溢價」。

4

耗盡注意力卻得不到學習=被動消費者。

你看了數千商品頁,但知識沒增加。

每天記錄:‣ 3 個熱門關鍵詞‣ 1 個物流新政策下週整理成筆記或貼文→變「內容資產」。

5

集體行動 > 個人單打

你一人談運費,議價弱。

找 3–5 位同業組「集運團」,集中包裹到中國倉→再拼箱回台,平均省 15–20% 運費。

6

平台規則隨時改,個人只能被動承受。

淘寶漲手續費、台灣海關加稅隨時衝擊毛利。

建立 Line 社群 + Google 表單 接單備援;未來可切 Shopify 或蝦皮自營,減少單一依賴。

7

工具和技能才是可轉移資本。

如果停止代購,技能難以轉職。

學 Excel / Python 爬蟲 / 廣告投手 基礎,把「找貨、報價、下單」自動化;這些技能能外接案。

8

教育他人 = 放大影響力

你只服務買家,獲利天花板低。

推出「代購教學小班」或線上課,一堂收 NT$1,500;分享 SOP、踩雷經驗。

9

持續的小勝利→打破無力感。

覺得賺得少、被新手搶客。

設 KGI:‣ 降低平均處理時間 20%‣ 90 天內毛利率 +5p。每週檢視進度,看見成長。

10

「沒希望」是體制想給你的感覺。

低利潤、長工時令人疲憊。

給自己 6 個月轉型期:從「代購工」到「品類策展+社群經營者」。寫下時程與里程碑公開宣示。

*DAU:Daily Active Users,每日活躍用戶


3 步驟打造「可持續」代購事業

  1. 流程自動化

    • 用淘寶「搜同款」+ 比價外掛 → 初篩

    • Google Sheets + App Script → 大量轉單、毛利即時計算

  2. 差異化內容行銷

    • 每週一主題:材料真實測試、三家品質對比

    • 影片+圖文同步上 IG Reels/YT Shorts,導流到 Line 接單

  3. 利基社群

    • 聚焦「大尺碼男裝」「手帳週邊」…找痛點深;

    • 社群內提供「會員預購價」「保固協調」→ 提升 MRR(月經常收入)


工具推薦(免費 / 低成本)

目的

工具

價格監控

瀏覽器外掛「隨便買 Buy Monitor」

批次下單

淘寶 CSV 匯入 + SuperBuy 代付

物流比價

黑貓集運試算、EZway 稅金預估

社群

Line 官方帳號 (免費 500 對話)

自動化

Google App Script、IFTTT


最後一句打氣


「把時間投資在可複製、可升級的流程與社群,而不是無止盡的刷新螢幕。」
代購能是入門,也能是跳板;關鍵在於,你是否把注意力換成資產,而不只是換成手上那幾十塊人民幣的差價。祝你把代購變品牌,把品牌變事業!

給台灣工廠勞工的 10 個「Chomsky 提醒」

 

給台灣工廠勞工的 10 個「Chomsky 提醒」


(簡明易懂:事實 + 行動建議,幫你顧健康、顧荷包、顧權益)

#

Chomsky 指出來的事實

對工廠勞工的提醒

可以馬上做的事

1

集團媒體與綜藝節目常用「娛樂」稀釋大家對勞動議題的注意力。

下班滑手機、看電視前先問:這些內容能幫我爭取加班費或更安全的環境嗎?

一週空出 30 分鐘,關注《勞動三法》或工運新聞。

2

菁英接受的是「管理他人」的教育,大多數工人只被教「聽命」。

了解法律與財務,是打破資訊差的第一步。

下載「勞動部勞動小幫手 App」查工時、休假、工安權益。

3

體育、追星可以轉移壓力,也可能分散對職場安全的關心。

班上同事聊球賽的同時,也能聊「本月工安缺失」。

在休息室張貼工安提醒海報;每週提出 1 項改善建議。

4

真正的改變靠集體行動而非個人抱怨。

同事間互信=談判籌碼。

成立或加入職工福利委員會/工會 Line 群,集中訴求好發聲。

5

沒有人提醒你權益,資方自然不會主動提高待遇。

工時、加班費要自己記錄清楚。

用手機記事本或 Google 試算表紀錄每日開工/收工時間。

6

劣質資訊讓人相信「爭權益=麻煩製造者」。

合法申訴比沉默更安全。

遇違法加班,先向主管反映;無效就找勞工局免費諮詢(1955)。

7

歷史證明:8 小時工作制、週休二日都是工人團結得來的。

不要覺得「制度都是這樣」,它是可以改變的。

每月讀一篇台灣工運史小故事,從前人的經驗找靈感。

8

「被動接收」任憑演算法推影片;「主動學習」才是自我升級。

技能=未來跳槽談薪本錢。

利用政府「充電起飛」補助,上線上焊接證照、PLC 控制、簡易英文。

9

菁英最害怕的是工人跨廠/跨產業交換訊息。

建立外廠友好網絡,資訊流通更快。

參加地方產業工會或 FB「工人交流社團」,分享職災與薪酬行情。

10

「覺得無望」正是體制想要的結果。

再小的勝利都能累積集體信心。

先從爭取飲水機、更換老舊防護具做起,成功一次再往大目標前進。


實用小工具 & 資源

  1. 1955 勞工諮詢專線:24 小時免費、可匿名。

  2. 工會發展中心網站:查詢所在地可加入的「產業工會」。

  3.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LINE@:即時回報職災隱患。

  4. 公庫(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)YouTube:台灣最新工人/社運紀錄。


三句打氣話

  1. 權益是談來的,不是等來的

  2. 一人站出來是勇氣,一群人站出來才有力量

  3. 懂得查資料、記紀錄、找同伴,你就離改變更近一步


Chomsky 名言改編
如果你先假設「反正沒得改」,那就真的永遠改不了。把下班 10 分鐘拿來學法規、找同伴,工人也能成為自己命運的設計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