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自己的「情緒急救」SOP—— 8 個可馬上練習的行動建議
覺察「腦內小劇場」的警訊
一旦發現自己因為「已讀不回」「面試落榜」「告白失敗」就開始腦補最糟劇情,立刻對自己按下暫停鍵。告訴自己:我正在腦補,這不等於事實。
先保護自尊,再處理事情
心理受傷時,第一步不是檢討自己,而是先對內心說:「我值得被好好對待。」像替傷口貼 OK 蹦一樣,先止血、再拆帳。
用「價值感清單」止血
立刻做 1 件你擅長或熱愛的事(煮杯好咖啡、整理 Excel、跑 2 公里)。
或在筆記本寫下 3 項你欣賞自己的地方。具體寫:不是「我很好」,而是「我擅長把混亂的簡報排版得很清楚」。
終止「失敗重播」循環
設 10 分鐘計時器,讓自己把事件 A→Z 寫完、哭完、抱怨完。時間到就關頁面、起身做別的事(掃地、淋浴、走路)。強迫大腦把注意力轉移。
主動連線,把孤單打斷
列 3 位可以寒暄的朋友,哪怕只傳句「最近好嗎?」
若一時找不到人,就去參加公開講座或線上社群。「人在場景裡」有時比「語言安慰」更有效。
每天練「心理免疫」微習慣
睡前寫下 今天被尊重 / 被需要 / 被欣賞 的 3 個瞬間。例如:同事採用了我的建議、便利商店店員向我道謝。連續 21 天,大腦更容易記住正向訊息。
給他人也給自己「多一個解釋的空間」
下一次對方已讀不回、或忘了打電話,心裡先想 3 種不是針對我的可能(忙、手機沒電、忘記)。減少把沉默解讀為敵意的衝動。
把「情緒衛生」排進行程表
身體健康有運動課表,心理健康也要有維護計畫:
每週一次長輩聊天/朋友聚餐
每日 10 分鐘靜坐或寫日記
每月檢視一次自我對話:是不是太苛刻、太常自責?發現就調整
把 above 8 點貼在手機備忘錄或桌面便條裡,像看醫囑一樣照做。
你會發現:受傷依然會痛,但復原速度越來越快,也更相信——自己值得被溫柔對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