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7/20

給台灣工廠勞工的 10 個「Chomsky 提醒」

 

給台灣工廠勞工的 10 個「Chomsky 提醒」


(簡明易懂:事實 + 行動建議,幫你顧健康、顧荷包、顧權益)

#

Chomsky 指出來的事實

對工廠勞工的提醒

可以馬上做的事

1

集團媒體與綜藝節目常用「娛樂」稀釋大家對勞動議題的注意力。

下班滑手機、看電視前先問:這些內容能幫我爭取加班費或更安全的環境嗎?

一週空出 30 分鐘,關注《勞動三法》或工運新聞。

2

菁英接受的是「管理他人」的教育,大多數工人只被教「聽命」。

了解法律與財務,是打破資訊差的第一步。

下載「勞動部勞動小幫手 App」查工時、休假、工安權益。

3

體育、追星可以轉移壓力,也可能分散對職場安全的關心。

班上同事聊球賽的同時,也能聊「本月工安缺失」。

在休息室張貼工安提醒海報;每週提出 1 項改善建議。

4

真正的改變靠集體行動而非個人抱怨。

同事間互信=談判籌碼。

成立或加入職工福利委員會/工會 Line 群,集中訴求好發聲。

5

沒有人提醒你權益,資方自然不會主動提高待遇。

工時、加班費要自己記錄清楚。

用手機記事本或 Google 試算表紀錄每日開工/收工時間。

6

劣質資訊讓人相信「爭權益=麻煩製造者」。

合法申訴比沉默更安全。

遇違法加班,先向主管反映;無效就找勞工局免費諮詢(1955)。

7

歷史證明:8 小時工作制、週休二日都是工人團結得來的。

不要覺得「制度都是這樣」,它是可以改變的。

每月讀一篇台灣工運史小故事,從前人的經驗找靈感。

8

「被動接收」任憑演算法推影片;「主動學習」才是自我升級。

技能=未來跳槽談薪本錢。

利用政府「充電起飛」補助,上線上焊接證照、PLC 控制、簡易英文。

9

菁英最害怕的是工人跨廠/跨產業交換訊息。

建立外廠友好網絡,資訊流通更快。

參加地方產業工會或 FB「工人交流社團」,分享職災與薪酬行情。

10

「覺得無望」正是體制想要的結果。

再小的勝利都能累積集體信心。

先從爭取飲水機、更換老舊防護具做起,成功一次再往大目標前進。


實用小工具 & 資源

  1. 1955 勞工諮詢專線:24 小時免費、可匿名。

  2. 工會發展中心網站:查詢所在地可加入的「產業工會」。

  3.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LINE@:即時回報職災隱患。

  4. 公庫(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)YouTube:台灣最新工人/社運紀錄。


三句打氣話

  1. 權益是談來的,不是等來的

  2. 一人站出來是勇氣,一群人站出來才有力量

  3. 懂得查資料、記紀錄、找同伴,你就離改變更近一步


Chomsky 名言改編
如果你先假設「反正沒得改」,那就真的永遠改不了。把下班 10 分鐘拿來學法規、找同伴,工人也能成為自己命運的設計師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