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從 Roam Research 轉換到 Logseq
作者:Haikal Kushahrin
閱讀時間:約 8 分鐘
自從 Roam Research 推廣了「網絡式思維」之後,市面上出現了幾個替代品,其中 Logseq 就是一款強調本地優先、純文字、以區塊為單位的筆記工具。儘管受到 Roam 啟發,Logseq 並不是單純的 Roam 複製品,而是擁有獨特功能的思考工具。如果你考慮從 Roam 轉換到 Logseq,請閱讀以下內容,了解轉換過程中的關鍵考量與步驟。
為什麼你可能會想從 Roam 轉向 Logseq?
儘管看起來相似,Roam 與 Logseq 在本質上有幾個關鍵差異,可能會讓你決定轉換。
1. 開源軟體
Logseq 是開源的,而 Roam 不是。現今軟體公司可能會突然倒閉,導致你無法再使用其服務。使用開源的 Logseq,即使開發團隊停止更新,你仍然能夠存取筆記——你的筆記不會隨公司一起消失。
2. 內建功能強大
Logseq 具備 Roam 所沒有的一些內建功能,例如:
-
間隔重複系統:加上
#card
標籤即可將區塊變成抽認卡。輸入/cloze
可建立遮蔽測驗(cloze)型抽認卡。只需點擊左側欄位中的 Flashcards 即可複習。 -
進階任務管理:除了基本的待辦事項清單,Logseq 還支援多種任務狀態、優先順序、截止日、排程及任務所花時間的追蹤。
-
內建 PDF 標註工具:將 PDF 拖入 Logseq,即可進行高亮標註並轉為區塊引用。結合 Zotero 插件,更適合學術研究者。
這些功能在 Roam 雖可透過插件或外掛實現,但 Logseq 全部都是內建的。
3. 純文字筆記
Logseq 使用純文字檔(Markdown),方便與其他應用程式互通。它也保留了 Roam 的區塊結構,確保筆記能在不同平台上被存取且長久保存。
4. 資料安全性
Logseq 的筆記儲存在你的電腦上,只有你能存取,無需擔心資料外洩。如果需要同步功能,可以自行選擇雲端服務如 Google Drive 或 Dropbox。
為什麼你可能會想繼續使用 Roam?
儘管 Logseq 有許多優點,但如果以下幾點對你來說很重要,那麼 Roam 仍然可能是更好的選擇:
-
多人協作功能:Roam 是雲端託管,方便與他人分享與共同編輯資料庫;Logseq 則較適合個人使用或建構個人知識庫。
-
內建同步:Roam 支援跨裝置自動同步,而 Logseq 需要手動設定雲端同步。
-
看板、番茄鐘與表格:Roam 對這些功能支援較完整,若你筆記中大量使用這些功能,轉移到 Logseq 可能會帶來困擾。
換工具會消耗時間與精力,除非你真的需要,不必為了新鮮感而轉換工具。
三步驟將 Roam 筆記遷移到 Logseq
如果你決定轉換,可以依照以下步驟進行:
步驟一:從 Roam 匯出資料
-
開啟 Roam 資料庫
-
點選右上角三個點的圖示,選擇「Export All」
-
格式選擇 JSON
-
匯出後會得到一個壓縮檔,解壓後會看到 JSON 檔案
步驟二:設定 Logseq
-
下載 Logseq 桌面應用程式,或使用網頁版
-
建立或選擇一個資料夾,Logseq 將會在此儲存你的 Markdown 筆記
步驟三:匯入 Roam 筆記到 Logseq
-
開啟 Logseq,點選右上角三個點,選擇「Import」
-
選擇「Import JSON」並上傳剛剛的 Roam 檔案
-
根據資料庫大小,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匯入
適應 Logseq 的使用方式
轉換完成後,你可能會發現一些與 Roam 不同的小差異:
-
每日筆記頁 vs Journals:Roam 的 Daily Notes 等同於 Logseq 的 Journals,功能相同。
-
大小寫敏感:Roam 中 [[Productivity]] 與 [[productivity]] 是不同頁面;Logseq 中則被視為相同頁面。
-
查詢語法不同:Logseq 有自己的查詢語法,需花時間學習。
-
別名功能(Aliases):在 [[coffee]] 頁的第一行輸入
alias:: latte, espresso
,搜尋 [[latte]] 就會導向 coffee 頁。 -
Readwise 整合:Logseq 尚未支援 Readwise,可透過 Obsidian 間接同步(使用同一個資料夾)。
-
未連結參考:Roam 可直接點選連結,Logseq 需手動加入雙中括號
[[...]]
。
無論你選擇 Roam 還是 Logseq,重點不在於工具本身,而在於你如何利用它來強化思維與創造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